垂询电话:15369173235
石墨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
1 A泵运转时出现汽蚀
屏蔽入料泵泵的冷却和润滑是非常重要的,其冷却和润滑原理如下:泵出口介质(压力为1。6MPa)的一部分通过循环液管从前石墨轴承的尾部进人前石墨轴承座腔,再从前轴承的内表面螺旋线槽进入轴承润滑面,形成润滑流动液膜,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从前轴承推力端面的油槽流出后,再顺着定子和转子之间微小的间隙到达后轴承,从后轴承推力端面的油槽流入后轴承内表面的螺旋线槽,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再从泵后部的循环液出口返回到吸人罐A-VE-7中,形成泵整个循环冷却润滑过程。因为石墨轴承与轴套间的间隙很小,在泵正常运转中,循环液在轴承与轴套之间形成很薄的流动液膜,并不断得到补充,从而达到减少摩擦的效果,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但如果开泵前操作人员没有对泵进行充分预冷,或对泵没有充分排气,加上丙烯易汽化的特性,丙烯在泵出口负压区易汽化,使泵处于半抽空状态而汽蚀。泵汽蚀后,泵运转杂音大、振动大,并产生水击现象,引起石墨轴承载荷周期性的变化。同时,由于泵处于抽空状态,循环液得不到连续的补充,一方面轴承与轴套、轴承与止推垫片之间的流动液膜遭到破坏;另一方面,轴承产生的热量带不走,温度会很快升高,虽然石墨轴承自身有润滑作用,但由于转子转速较快(2850r/min),摩擦产生的热量很多,轴承的磨损会成倍加快,石墨轴承在干摩擦和较大的冲击载荷下,就会导致石墨轴承表面开裂破碎。1997年4月14日A-PU-6BC泵故障就是一例,由于操作人员未充分排气,使泵产生汽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了石墨轴承的损坏。另外,如果操作人员在开泵时未打开循环回路中的阀门,泵没有循环液,轴承与轴套之间就形成了干摩擦,也容易造成烧轴事故。
2 系统内有铁锈等杂物
丙烯泵入口管道是碳钢管,虽然介质丙烯很清洁,但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大约10X10-*(10ppm)。管道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特别是在停车的一段时间里,管道就会有轻微的生锈,这些铁锈在泵启动时由于泵人口阀的突然开启而冲刷下来,混入丙烯中。另外,泵在运行中,振动也会使管道壁上的铁锈脱落而进入丙烯中。泵循环管前有过滤网,60目,材质为
SUS316L。正常情况下,丙烯里的杂质不会进人轴承内。但如果网经过长时间使用,网破损或被腐蚀坏,这些铁锈颗粒就会通过循环管进人石墨轴承内,引起石墨轴承、轴套和止推垫片的表面擦伤。较严重的出现沟槽,而这些从沟槽上脱落下来的磨屑又会在泵内形成新的磨料,从而使石墨轴承磨损更加厉害,最后导致轴承的磨损失效。相当多的石墨轴承是由于磨料磨损而失效的。
3 泵的维修质量不好
入料泵的检修质量好坏是泵稳定运行的基础,任何检修中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泵的故障。
a)泵转子轴的弯曲会造成石墨轴承的损坏。拆卸叶轮时,不能硬撬,否则容易使轴弯曲(A-
PU-6BC泵叶轮直径为265mm,轴套处允许跳动值为0。06mm~0。07mm。若轴套不易卸下来,可以在车床上将其车掉),轴弯曲后,会使泵产生噪音、振动,最后使石墨轴承损坏。
b)装配时,不能损坏石墨轴承。使用的轴承尺寸应在φ54$8:器mm的范围内,轴套尺寸应为φ54_8。ousmm。装配前,要把加工石墨轴承油槽时遗留的石墨渣清除干净。石墨轴承的顶丝不能拧得过松或过紧,过松,顶丝起不到固定防松的作用;过紧,容易造成轴承的偏斜,对中性不好。轴承固定好后,应保证其周向能微移10°左右。
c)叶轮组装不好也是石墨轴承损坏的一个原因。组装叶轮时,要确认键是否松动。在紧固叶
轮时,要用(10~15)kg。m的扭矩拧紧,用一只手压住叶轮紧固,其力量是不够的。拧紧叶轮螺
栓后,把锁紧垫片要正确折弯。如果键、叶轮松动,就会引起入料泵振动,甚至出现事故。
d)轴承座组装完毕后,定子应转动自如,转子的窜量应保持在3mm~4。5mm的范围内。若太大则泵启动时,易引起叶轮和泵壳摩擦。
e)入料泵回装时,泵和出人口管对中要好,不能憋劲,泵不能承受出入口配管的重量。否则,也会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
f)泵修好后,要确认泵的旋转方向,否则也会损坏轴承。泵的正常旋转方向为:从电机侧看为顺时针方向。若泵反转,不仅流量、出口压力不正常,还会使NPSH大幅度恶化,泵产生汽蚀,转子失去自动平衡机能,产生异常的轴向力,最终使轴承产生异常磨损。
g)检修泵时,只要轴承监测器动作过一次,就应把轴端部偏心螺母和锁紧垫片更换掉,这样可以防止因端部偏心螺母磨损而使监测器起不到检测作用。
本文源自http://www.yalvjipump.com/news/3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压滤机专用入料泵http://www.yalvji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