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询电话:15369173235
1、产生振动和噪声
渣浆泵汽蚀时,汽泡在高压区内连续不断发生突然溃灭,并伴随着强烈的液击,这时会产生频率为600~25000Hz的噪音,泵内可听到劈劈、啪啪的爆炸声,同时机组产生振动,机组的振动又将促使更多的空泡发生溃灭,两者相互激励,当频率接近于装置的固有频率时,机组将发生强烈的共振,称为汽蚀共振,振动剧烈和噪声过大时,泵应停止工作。
2、过流部件的汽(气)蚀破坏
渣浆泵长时间在汽(气)蚀条件下工作时,在连续强烈的高频(600~25000Hz)冲击下(压力达50MPa),金属表面初期会出现麻点,后期金属晶粒会松动并脱落,呈现出蜂窝状、海绵状、沟槽状、鱼鳞状甚至穿孔、断裂。
实践证明,汽(气)蚀破坏的部位,正是汽泡消失之处,所以常常在叶轮出口和蜗壳进口部位发现破坏痕迹,在叶轮两侧和外周、前后护板及蜗壳内壁也会出现间隙汽蚀破坏。
3、性能下降
渣浆泵刚发生汽蚀时,对泵性能影响不大,待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叶轮和液体的能量交换受到干扰和破坏,大量的汽泡会堵塞流道,泵的流量、扬程、效率 、轴功率曲线就也会显著下降。
四、防止汽(气)蚀破坏的措施
1、采用抗磨蚀材料的过流件
采用某些抗汽蚀破坏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轻气蚀破坏程度,提高渣浆泵过流件的工作寿命。如采用钛合金、镍合金等合金材质过流件,均可获得优良的抗汽蚀破坏性能。
2、提高过流件表面的加工精度和光洁度
渣浆泵过流部件过流表面,特别是容易发生汽蚀部位的表面制造加工质量、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等,对于泵的汽蚀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比较粗糙或不光洁的过流部件,在流量较小的时候,由于边界层较厚,不会对汽蚀性能有什么影响,但是在大流量情况下,会对汽蚀的开始点造成影响。
另外,比较粗糙或不光洁表面,在汽蚀条件下会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加速材料的破坏。
过流部件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的误差将会造成液体流动状态的改变,如产生旋涡、撞击和局部扩散,从而增加了产生汽蚀的机会,尤其是叶轮叶片进口附近的翼形几何形状、头部尺寸、进口边位置、叶轮与密封环或泵体之间的间隙大小等,都会对叶轮的抗汽蚀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正确的设计吸入接管和吸入管路
渣浆泵吸入接管和吸入管路内的压力通常都很低,如果它们的尺寸和形状选择不当,就容易在其内发生汽蚀。因此,正确的设计吸入接管和吸入管路,以保证液流在其内具有小的阻力损失,并使得液流在进入叶轮之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将对于提高泵的汽蚀性能具有很大意义。
首先,应采用短的吸入管路,使其结构较为简单和有利液体的流动,并且尽量减小不必要的管路附件,如弯头、附件等。
此外还应该正确地选择吸入管路的直径。吸入管径过大,在小流量工况时会在其内产生回流现象,而直径过小的话,就会产生较大的吸入磨擦损失,这样都会降低叶轮吸入口的液体压力,不利于汽蚀性能。吸入管径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已被所进行过的实验所验证,过小的吸入管径将会导致泵汽蚀工况的提前产生,从而大大降低了泵的可调性能。
吸入接管的尺寸和结构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更应该予以重视。
4、减轻渣浆泵机组运行时的振动
渣浆泵是一种旋转机械,它在运行时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一些振动,有时候,外界的机械振动也会给泵的运行带来影响,造成泵运行时的附加振动。渣浆泵中料液的气蚀会导致机组的振动,反之,机组的振动也会影响泵的汽蚀性能降低,并且还会产生其他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尽量减轻或消除机组运行时的振动,以改善渣浆泵的水力性能和气蚀性能。
5、避免气泡进入泵内
对于压入式工作的渣浆泵,真空汽蚀现象较少,而气体气蚀却广泛存在,而气体气蚀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中混合了气泡,液体中混合气泡形成大概有如下几种原因:
(1)、选矿流程中加入的药剂会产生气泡,气泡易混入在料液内,并随料液流入泵内。
(2)、料液进入料液池时的水力冲击,造成料液翻卷并裹入气泡。
(3)、料液池液面太低、吸入池体积太小或吸入口位置布置不合理,造成吸入口形成漩涡带进气体。
(4)、吸入管路装置或填料部位密封不严造成空气进入。
针对气泡产生的原因我们只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便可避免气体气蚀,具体针对性的做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文源自http://www.yalvjipump.com/news/55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压滤机专用入料泵http://www.yalvjipump.com)